close
站在一個曾經是學生的出發點,我很反感考試考不好就當學生這事,不管認不認真、有沒有讀書,在師長眼中被當就等於你沒有讀書或是不認真,只要沒被當就是你認真、你用功;只是被當的人就一定沒認真讀書嗎?沒被當的人就一定有認真看書嗎?我要強調一句話:讀書是講求天份低。並不是努力跟收穫會成正比的,難道別人花一週時間準備考試,我們要準備三週,是不是說在學校也不用參加社團,也不用有其他活動只要把考試考好?

而且當與不當也是要看運氣跟老師的,有人讀的都沒考出來,有人看了幾小時的重點結果都考出來,難道這是他/她不認真嗎?可是老師並不會這麼想;老師只會說:表示你讀的不夠仔細,接著照樣把你當了。難道要我們一字不漏的把考試範圍背下來嗎?而有些老師則是把考題出到讓大部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無法及格(我就有遇過),然後再用全班加分制,看要當多少人再當,擺明就是要當人。

很多學生上大學可能是因為文憑、可能因為興趣,但就是沒有讀書天份(我也有遇過),而有部份老師看到的不是學生的興趣跟熱血而是成績,成績差就活該被當,那管你上課認真、有沒有缺曠課或有沒有興趣,而有人作弊或是討好老師成績就漂漂亮亮,或許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吧,就算考試沒做弊而被當只能說自己活該沒做弊,就算熬了好幾天沒睡覺,被當就是活該。

似乎變成只要沒被當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不擇手段的達不被當的目的就好),這樣的教育會成功?我也滿懷疑的。很多學生都根本不去學校上課,只要不要曠課的時數超過三分之一被記錄(沒記錄,你整學期都沒去上課,同樣可以考試),還是一樣能考試,而且只要考試過就過,到底有沒有去上過課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沒被當。

因為學校把重點放在考試,學生當然只注意考試,而學習吸收到什麼,有誰在乎;連價值觀也被扭曲也不會有人在乎,大家只知道你考試要考好,不管用任何手段都要達成這目的,否則活該被當,就算你學習吸收再多,考試如沒考好,你就是不認真、不用功,應該要被當,但這樣的教育之下大部分的學生則會產生無論如何都要過,就算作弊、就算送錢、送禮給老師,整個教育都走向歧途了。

我也不是說學生不該當,但是當學生的準則不應該只重視考試成績而已吧,學習態度、出席率、作業的認真與否甚至課程的應用等等有很多都能做評論的甚至比考試成績還重要,如果一昧的只想輕鬆的用考試成績定一個學生的當或不當豈不是太過兒戲,一個學生的自信心或對課程的興趣就因為考試考差被當而抹滅,這應該要誰來負責?

學生被當可是會抹滅學生的自信心,如果因為學習態度、上課出席率或是考試等幾方面,造成學生一定該被當,那當然是自己活該,但如果只針對考試考差而把上課認真、學習態度好的學生當掉,難道不會造成學生心態上的改變嗎?變成只要考試考好,其他根本不重要個性,這樣的學生出社會後,難道不會因為要達目的而不則手段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