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95期 2006/10
文.黃惠如 攝影.蕭世英
18歲的她被帶來看鄧惠文醫師時,已經自殺17次了。她自殺並不是玩假的,每一次都是執意尋死,因為家人全天候守著她,才把她救回來。她是獨生女,家境不錯、容貌清秀、青春正漾,但一開口「我沒什麼好談的,我只是不想花力氣活下去。」
她知道自己一直會讀書到國立大學畢業,再上研究所,然後在公家機關上班。她知道自己長得美,家境不錯,一定會找到一個男生娶她,然後生小孩,從此日復一日。
「我已經料到我的一生了,妳告訴我,我為什麼要活著?」鄧惠文那時還是資淺的住院醫師,一時語塞,囁嚅地回答:「我不知道,我會回去問我的老師。」
鄧惠文在那女孩回診前的一星期,每天左想右想,她還真的去問教授,教授回答:「妳當然無法回答哲學性問題,但妳可以想想妳的職責是什麼?」
一星期後,那女孩回診,鄧惠文對她說:「我真的很認真想了一個星期,我也去問了我的老師,我沒有答案。但我是醫生,我的職責就是留住妳的生命,所以我要妳住院。」
但在住院期間,那女孩還是解開鋼架爬窗逃脫,鄧惠文在後面追,她回頭看著鄧惠文說:「來呀,醫生妳來呀!」
鄧惠文醫師是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現職是萬芳醫學中心精神科醫師,研究專長為女性身心醫學。由於長期從事臨床工作,有一肚子的故事。
她一劈頭就說,孩子的生命不全是家人可以決定的,父母要先跳脫「是不是我的錯」的想法,才能進一步討論自殺。
舉例來說,有人以為教養太過自由或太過壓抑才導致孩子自殺,但事實並非如此。曾有家長管束小孩談戀愛,小孩因此反抗割腕;也有家長放手讓小孩談戀愛,小孩卻因失戀而自殺。
不論放不放手,孩子都可能離開。既然如此,孩子的自殺可以預防嗎?
「當然可以預防,而且一定要預防,」鄧惠文揚聲道。
她翻轉筆記本,畫了一個圖,解釋自殺的流程,圖中方框就是截斷自殺意念的關鍵。
協助孩子 解讀壓力
不是只有成年人會有壓力,年輕人也有他們的壓力。問題不在壓力,而是如何解讀壓力。
當發生一個壓力事件,如他被迫選擇不喜歡的科系或被迫補習,孩子只用單一的思考模式或價值觀,也就是他只能用一種方式去解讀事件時,就是一種危險,他們會覺得事情無法改變、無法解決,所以想用自殺去停止。
所謂「當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開另一扇門」,大人可以努力的是讓孩子有廣角看到其他的門。
例如,孩子覺得功課壓力大,活著沒意思,家長可以回問:「一定都要讀書嗎?」或是「我沒走過不讀書的路,我們可以一起來摸索。」麻煩的是,父母自己常常就只有單一價值觀,如「升學是一定要的」,所以當孩子在一個地方跌倒時,沒辦法看到其他希望。
協助孩子處理情緒
到下個階段,孩子遇到壓力後,產生了負面情緒,要教會孩子觀察情緒、拆解情緒。
情緒像個溫度計,會有波動。學會自我觀察,就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什麼事會讓自己有情緒。
鄧惠文在門診中很常遇到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都說不想唸書,但他不知道為什麼不想唸書,也不知道唸書要做什麼。
下一步要拆解負面情緒。如孩子遇到一個考試,非常擔憂,其實可以坐下來,在紙上寫「我怕什麼?」,怕考壞,「考壞會怎樣?」也許會被退學,「退學會怎樣?」重考罷了,一步步地想,了解自己最可能跌倒的地方,也從中找到最想增強的力量。
讓孩子信任你,知道你永遠支持他
那個求死的女孩後來怎麼了?她活下來了,還結了婚,即將有小寶寶。怎麼辦到的?
聽起來像陳腔濫調,但和孩子建立信賴關係非常重要。當孩子遇見麻煩時,他會知道無論事情多麼無望、多麼棘手,他知道他可以信賴你,你會了解他,也會有方法解決。 「誠實地講,我沒有秘方。我只是給她穩定、充沛的關愛,她知道茫茫人海中有一個人有那個心,陪她走那一關,」鄧惠文說。
- May 21 Mon 2007 20:22
勵志:三個關鍵,截斷孩子自殺意念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