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句成語出至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後指讀書不可拘泥於書上所載,一味盲從。宋˙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盡信書不如無書」,是許多人奉行許久的至理名言;這是因為,書上寫的通則不見得適用於每一個人,書上的道理可能經過時代的考驗之後已經不復可信,書本的內容或陳述不見得經過仔細的考據而與事實有出入,或者作者推論的邏輯不一定經得起反覆的驗証;所以,孔子很有遠見地說過:「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建議對於被傳播的消息或知識,應有合理的懷疑,經過仔細的考証加上細膩的思省之後,消化得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而加上思考判斷的才是真智慧。 

以上是網路上流傳的見解,而我曾經也說過類似盡信書不如無書的話,記得當時我說的大概是如果自以為書的內容就是正確,我們都該去按照書給於方向跟方法去做,不如不要看書,又或者看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書,因為一本書只是一個作者的一個想法或角度,書的內容並非完全正確,可能也不一定適合我們。

你無法涉獵到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書本(我也不知道多少本,一千本有一千個作者的角度跟想法,一百萬本就有一百萬本的作者跟想法,但這些都是作者個人的片面之詞),必須要有足夠多的書本才能整合出適合自己的方法跟角度(又或許靠思考、轉化來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跟角度),那讀了幾本書而已,你就認為書本內說的就是正確該遵循,難道不是種盲從嗎?

讀書一定要從中學習到東西,然後再轉化成自己的,可是太多人只會模仿跟隨,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若要嚴格來說,每本書都是作者的片面之詞,正不正確無法去查證,可是我們要能懂的思考分辨,而適不適合我們也無法證明,但我們要清楚的知道這些作者說的、寫的能不能剛好應用在我們身上,畢竟環境、人、事、物都跟作者當初面對到的不盡相同。

每個作者都是人,每本書都是用作者的角度下筆的,書能給於我們知識、專業、能力等等,可是這些知識、能力是我們要自己再去轉化變成自己的工具,而非照本宣科,這樣讀書才有意義,而非以為書的內容就是完全正確適合自己的。

要是只會愚昧的認為書本內給的內容都是正確的,我們都要遵守才行,甚至用種懼怕的心態來催眠自己,萬一沒有遵循書給於的內容就會讓自己的人生毀掉(許多人都會用:書上這樣說的,來走遍天下,但諷刺的是書就是有不一定正確的可能性存在),那你的人生才會真的被書毀掉,因為你不懂得變通、思考,無法分辨書內的知識到底適不適合現在的你(畢竟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際遇,作者的當下不可能會是你現在的當下)。

PS:原來古人已經有這樣的見解,很好!果然我的想法沒錯!因為我之前就曾想過這個問題還跟某人討論過,卻不知道原來有這句成語存在(最先是自己想到這個問題,後來又從某個部落格的副標題看到這句話,上奇摩知識查,還真的有這句成語,心有戚戚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