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瞄準中國「嫦娥工程」,日本近日宣佈10年內登月計劃,並且不排除軍事用途。

4月13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理事長立川敬二宣佈了日本10年內登月計劃,具體內容包括,2007年度發射繞月衛星,對月球表面整體進行探測,把握物質分佈和地貌特徵,然後,以繞月衛星探測結果為基礎,研究在月球什麼地方著陸探測器。

「帶回月球物質非常重要,需要徹底探測。」立川敬二說,10年之內將發射搭載有機器人的探測器。為此,本月11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成立了攻關小組,研究繼繞月衛星之後的月球探測器、宇宙載人航太和太陽系行星探測等問題。

登月計劃比中國早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計劃和中國的「嫦娥工程」差不多。按照中國的計劃,2007年,將發射首顆繞月衛星「嫦娥一號」,對月球進行三維影像、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分佈、月球土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間環境等的多項探測,初步構建月球探測工程航太系統。

2012年前,著陸器登月,對月貌和月質構造調查和綜合研究。

2017年前後,月球車再次登陸月球表面,採集月球樣本並返回地面。由此可見,日本的繞月衛星發射和「嫦娥一號」發射在同一年,日本10年之內發射搭載有機器人的探測器,比中國採集月球樣本月球車登月還早一年。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神舟」五號在2004年10月上天之前,由於H2、H2A火箭發射多次失敗,日本的航太業一度低迷,自認為還處於獲得基礎技術的階段,決定不搞載人航太飛行。在此背景下,日本航太業「重起爐灶」。這次日本的登月計劃,在中國確立「嫦娥工程」之後宣佈,而且在計劃的時間上如此相近,對中國不無挑戰的意味。

20年內建月球研究基地

日本的登月計劃有一個特點,這就是發射搭載有機器人的月球控測器。

日本的機器人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智慧機器人,在一步步「向人接近」。行星探測器搭載機器人在日本已有先例,去年10月在小行星絲川著陸的「隼鳥」號就投放了小型機器人,可惜沒有成功。

2002年,當時的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和東京大學就已開發成功月球探測鼴鼠機器人,它可以像鼴鼠一樣鑽入月球地下11米,採集礦物質加以分析,弄清月球地表的結構。日本計劃在5年內,探測月球機器人經過技術改良,可完全承擔月球探險任務。

月球探測鼴鼠機器人是一個直徑10釐米、長20釐米的圓筒,從宇宙飛船投放到月球後,可垂直鑽入地下。它有掘進和排砂兩種裝置,排砂裝置有兩根旋轉的滾柱,把挖出的砂石輾軋結實,掘進裝置把活塞頂在輾軋後的砂石上,用活塞推動機器人身體前進。研究人員接下來的任務是制做月球地面配合設備。月球地面設備除了向機器人供應電力之外,還負責接收機器人的探測資料。

接下來,日本的攻關小組還要研究有人宇宙活動。去年9月,日本在青森縣實驗了「迷你地球」,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內,兩位研究人員生活一周,為在宇宙空間生活積累經驗。按計劃,20年內,日本將開始在月球建立科學研究基地。


一月連射三箭三星 日本航太技術追趕中國

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提供的消息,日本今後三年的太空計劃如下:2006年1月,日本利用H2A火箭發射「大地」號陸地觀測技術衛星,主要用於地圖繪製、陸地觀測、災害監控和資源探測等。2006年2月,同樣利用H2A火箭發射多功能衛星MTSAT-2。日本還將擇機利用M-V火箭發射一顆紅外線天文衛星ASTRO-F,用於研究銀河系等星系的形成與進化過程。

2007年,日本將進行4次航太發射,依次為:利用H2A火箭兩次發射兩顆間諜衛星;利用H2A火箭發射一顆V型技術實驗衛星,使用世界最大的展開天線進行通信實驗;利用M-V火箭發射一顆太陽觀測衛星,研究太陽磁場。

2008年日本將利用H2A火箭分兩次發射兩顆衛星,其中一顆是日本的首顆大型繞月探測衛星,另外一顆為超高速通信衛星WINDS。此外,2008年日本還將利用美國穿梭機將其「希望」號實驗艙運抵國際空間站,這將是日本設計製造的首個國際空間站載人設施。

資料來源:日本宣佈10年內登月計劃 欲比中國「嫦娥工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