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源】以往,新聞被採訪者如果覺得採訪記者在報導中誤解了他們,或是負面看待他們,他們通常只會逆來順受,不大可能與報導記者或新聞製作人對抗。但隨著網際網路,尤其是「部落格」網誌的力量擴增,這種情形已產生改變。

如今,受訪者如果認為採訪記者對他們存有偏見或引據有誤,他們會運用與記者同樣的方法予以還擊,包括受訪時錄音存證、蒐羅與記者往來的電子郵件存檔、於接受電話採訪期間做筆記,然後在自己的網站將這些內容公之於世。這種「『報導』記者」的做法正在改變新聞採集及呈現的方式,對於新聞業的未來帶有深遠意涵。

受訪者公布內容,還擊記者
去年八月,美國廣播公司「夜線」節目報導了西雅圖「發現研究所」提倡智能設計論的新聞。該保守派智庫頗不滿意報導內容,於是在網站刊出該機構領導人接受電視訪問的近一小時完整訪談筆錄。該機構並未指責播出內容有任何錯誤,但呼籲閱聽大眾檢視這些未經剪輯的訪問內容,以便了解「夜線」節目的新聞守門人是如何篩除不符合其成見的觀點和資訊。

紐約大學新聞學教授傑.羅森指出,公布訪談筆錄、電郵採訪及通話內容,以及能夠上Google這種網路搜尋引擎蒐羅資料,這些新做法已使得「過去被稱為閱聽者的這群人」力量大增。羅森說:「在這個新世界,閱聽人與新聞消息來源都是新聞發布者。他們正在告訴記者:『我們也是新聞製作人,所以訪談要在你我之間求取中間點,你從訪談中製作了東西,我們也一樣。』」

《紐約時報》指出,這些發展已迫使新聞記者做出各種調適,包括在運用採訪方法和技巧時更為坦誠,並在篩選採訪內容時更加小心翼翼。因為現在不管記者向消息來源說了什麼或寫了什麼,甚至是閒聊芝麻小事,都會被公之於世。

通常來說,個別報紙與電視台要比個別網誌能夠觸及更多閱聽大眾。不過網誌的力量呈級數擴展:大型網誌網站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立即聯結及複製,產生滾雪球效果,從而穿透主流媒體。再者,網誌比傳統新聞媒體文章壽命更長,記者見報的文章幾天後就可能從免付費的網站消失,而網誌的報導版本則長久可供人擷取。

有時候,新聞報導的對象甚至在新聞刊出之前,搶先將原始採訪資料上網,早記者一步發布個人的版本。一九九九年,美國廣播公司「 20/20」節目訪問了「代謝生命國際公司」幹部。該公司取得訪談的錄影畫面,搶先將其公布於自己的網站,甚至還在報紙刊登廣告,呼籲閱聽大眾上網觀看錄影畫面內容。

把原始採訪資料上網,目的通常是要給採訪記者難堪,但有時候也會令新聞來源傷到自己。美國五角大廈就曾因《華盛頓郵報》記者伍華德在《攻擊計畫》一書中引述國防部長倫斯斐有關攻打伊拉克的談話,而與他發生過爭執。這段引述並未未出現在早先官方公布的訪談紀錄中,後來五角大廈才承認已先將其從記錄中刪除。

另外,一家公司在登刊原始採訪資料之前,也必須考慮這麼做是否會得罪頗有影響力的跑線記者,以及他所代表的新聞媒體,乃至其他新聞媒體記者。

具檢選資訊功能,媒體不滅
新聞記者表示,上述這些發展正在迫使他們改變採集與製作新聞的方式。有些媒體現在會將其記者和採訪對象訪談的內容抄本上網,有些記者也會把自己的筆記上網。《商業周刊》科技線資深記者史蒂芬.貝克不但將訪談內容的抄本上網,也在網站上公布筆記,他表示喜歡在新聞採訪製作過程中與閱聽大眾互動。

雖然許多網誌作者認為記者應把原始採訪資料公布於網站,以免因自己的偏見篩除了其中一些內容,但若干新聞記者卻擔心,這種觀點忽視了傳統新聞製作功能的價值,例如廣泛撒網布線求取新聞資訊,誘使有防備心的消息來源吐露口風,進而將這些新聞原始資料濃縮,並以有序的方式予以呈現。

目前在哈佛大學研究網誌對新聞業影響的前「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芮貝卡.麥金儂預測,傳統新聞製作和揀選新聞資訊的技藝不會就此消失。她指出:「大多數人不會每天花數小時上網,他們希望有某個人能夠迅速並言簡意賅地告訴他們所需的資訊。不過,能夠讓有閒暇時間者取得新聞原始資料也是件好事。」

中國時報    A12/國際專題           2006/03/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